川西北广旺地区二、三叠系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初探

被引:51
作者
蔡开平
王应蓉
杨跃明
张荣曾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门山; 二叠系; 三叠系; 碳酸盐岩; 烃源岩; 气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旺苍地区二、三叠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本文对已取心的五个二、三叠系构造共七个层组的所有岩心和区内部分露头剖面 ,系统采集有机碳样品 2 6 0个。经综合分析、对比研究认为 ,除下三叠统飞二、飞三段不具备生烃条件外 ,区内主要目的层均属有效烃源岩 (碳酸盐岩有机碳下限取 0 .2 0 % ,泥页岩取 0 .5 0 % ) ,其中P2 d、P2 w、P1m有机碳平均值均在 0 .4 0 %以上 (分别为 4 .6 0 %、0 .4 0 %、0 .5 8% ) ,P2 c为 0 .35 %。有机碳含量与沉积相、地层时代密切相关。水体深度对有机碳影响最大 ,其次为生屑含量。按地层时代 ,有机碳含量最高的硅质岩是P2 d ,其次分别为P1m、P2 w及P2 c。生屑灰岩也属有效烃源岩 ,若含硅质或属深水沉积 (海槽 ) ,则有机碳含量较高 (如P1m)。从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和浓缩烃等初步判识 ,河湾场构造二叠系气藏属自生自储 ,天然气主要来自液态烃的高温裂解 ;飞仙关组气藏甲烷具煤成气特征 ,重烃 (C2 +)具油型气特征 ,可能属混合气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12 +12-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碳酸盐岩生烃指标及生烃量评价的新认识 [J].
夏新宇 ;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2000, (04) :36-41+121
[2]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Ⅰ)——油气成因与评价 [J].
傅家谟 ;
汪本善 ;
史继扬 ;
贾蓉芬 ;
盛国英 .
沉积学报, 1983, (03) :40-58+139
[3]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4]  
干酪根地球化学[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傅家谟,秦匡宗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