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压实生油岩中排烃问题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周国君
陈发景
机构
[1] 地矿部北京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欠压实带; 压实程度; 排烃; 孔二段; 微裂缝; 生油岩; 烃源岩; 泥岩压实; 孔隙度; 孔隙率; 孔隙流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定深度之下的生油岩中普遍有欠压实现存在,产生异常高压,开成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对黄骅拗陷南部孔二段泥岩欠压实带发育的历史分析表明:欠压实峰值从增大到消减,是由于异常高压引起开口微裂缝的缘故。2000m为孔二段欠压实带中大量产生开口微裂缝的深度,萤光资料可证实这一点。孔二段的生油门限是2600m,因而2900m是其大量排烃深度,地化指标的变化也表明有效生油岩分布在2900m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排烃过程的成分分馏作用 [J].
朱抱荃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6, (03) :25-28
[2]   利用压实曲线研究初次运移的新方法 [J].
李明诚 .
石油学报, 1985, (04) :33-40
[3]   试论泥岩压实作用与油气初次运移 [J].
陈荷立 ;
汤锡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2) :114-122
[4]  
压实与流体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真柄钦次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