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效与代价并存
被引:3
作者:
孙自铎
机构: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
来源:
关键词:
农村内部;
计划生育;
缺口;
农村分配关系;
农民负担;
乡村基层;
义务教育法;
农业税收;
农村税费制度;
财政包干;
财政管理体制;
税率;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2002.08.006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自1993年以来,全国至少有7个省 60多个县先后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的主动积极探索,虽然各地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多是联系粮食购销,实行税费合并;试点的具体办法是“税费统筹,折实征收,财政结算,税费分流”,改革的典型形式有三种,即农业税费“征实”、“费改税”、“土地综合负担大包干(朱守银,1999年)。其原则性的要求是,既不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又要能保证国家掌握一定粮源;既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又要能保证乡、村行政组织正常开支需要。改革的目标,都是力图把农村基层税费制度,农村基层财务制度,粮食的购销体制,以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放在一块一揽子解决。各地改革试点虽然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没有一个地方的做法可以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典型。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省试点,吸取了各地试点中的一些做法,更多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政府力图从制度上创新一种新型农村分配关系,从机制上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的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的难题。改革的范围、力度、做法均是以前所不可比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29
+2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