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

被引:2
作者
韩升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启蒙; 传统; 现代性; 伦理社会; 市民社会;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 许纪霖编; 新星出版社 2005,
[2]  
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 李建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  
启蒙论[M] 张光芒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4]  
理性缺位的启蒙[M] 姜义华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5]  
文化与公共性[M] 汪晖;陈燕谷主编; 三联书店 1998,
[6]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 商务印书馆 1990,
[7]  
启蒙哲学[M] (德)卡西勒著;顾伟铭等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8]  
伦理思想的突破[M] 韦政通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