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邝伟生 [1 ]
梁启新 [1 ]
谭小莉 [2 ]
张雪 [2 ]
刘玉佩 [2 ]
蓝立斌 [2 ]
李宏艳 [2 ]
梁和 [2 ]
机构
[1] 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马铃薯; 耕作方式; 传统耕作; 稻草覆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04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耕作、少耕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等5种不同耕作方式,探讨其对冬种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所有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方式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相对表现出较高水平,传统耕作方式的相对较低,其余耕作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植株易于早衰。因此,在粘壤土上栽培冬马铃薯,最好采用少耕覆盖稻草方式,在沙壤土上则适合采用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以利于马铃薯植株生理代谢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邝伟生 ;
张雪 ;
刘玉佩 ;
王勇 ;
梁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1) :30-32
[2]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盖草方法比较试验 [J].
黄治焕 .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05) :528-530
[3]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的产量及商品性研究 [J].
王铁忠 ;
项雄 ;
郑元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9) :167-169
[4]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J].
杨伟力 ;
刘涛 ;
胡涛 ;
杜海英 ;
孙周平 .
辽宁农业科学, 2006, (03) :12-14
[5]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优势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J].
卓美兰 .
上海农业科技, 2006, (03) :84-85
[6]   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建议 [J].
韦本辉 ;
甘秀芹 ;
韦威泰 ;
覃维治 ;
吴建明 ;
李丽淑 ;
罗霆 .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03) :260-262
[7]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技术 [J].
张明 ;
陈芝伦 .
作物杂志, 2006, (01) :42-44
[8]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J].
李柱栋 ;
王小敏 ;
欧有量 .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01) :32-33
[9]   稻田冬种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J].
陈颖慧 .
广西农学报, 2005, (06) :36-38
[10]   马铃薯免耕摆播稻草全程覆盖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石纪成 ;
喻永芳 ;
胡寿坤 ;
张正平 .
长江蔬菜, 2005, (11)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