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邝伟生
[1
]
梁启新
[1
]
谭小莉
[2
]
张雪
[2
]
刘玉佩
[2
]
蓝立斌
[2
]
李宏艳
[2
]
梁和
[2
]
机构:
[1] 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 广西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冬马铃薯;
耕作方式;
传统耕作;
稻草覆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04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耕作、少耕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等5种不同耕作方式,探讨其对冬种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所有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方式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相对表现出较高水平,传统耕作方式的相对较低,其余耕作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植株易于早衰。因此,在粘壤土上栽培冬马铃薯,最好采用少耕覆盖稻草方式,在沙壤土上则适合采用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以利于马铃薯植株生理代谢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