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对不同发育天数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

被引:5
作者
张涛
阙华勇
杨红生
何义朝
张福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化学物质; 海湾扇贝; 变态; 诱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3 [贝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受精后第10天起,定期取一定量海湾扇贝幼虫,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KC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L-DOPA、5-羟色胺、GABA、茶碱和咖啡因等8种诱导物中,处理时间为8h。实验后第14天取出幼虫观察显示,这8种诱导物对不同发育天数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有着不同的诱导作用。13.42×10-3和20.13×10-3mol/L的KCl对第12天幼虫的变态有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为负值;当幼虫发育至第13和14天时,上述两浓度的KCl能够明显诱导幼虫变态,变态率均提高20%以上,而对于第16天的幼虫诱导作用有所减弱,变态提高率有所降低;26.85×10-3mol/L的KCl对第12和13天幼虫的变态均有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为负值,对第14和16天幼虫的变态却有明显持续的诱导作用,变态率分别提高22.98%和37.5%。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L-DOPA、5-羟色胺和GABA的诱导作用规律基本相似,即对第13天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均为负值,而对第14天幼虫的诱导作用较显著。茶碱和咖啡因作为影响细胞内cAMP的物质,其诱导作用规律与神经递质有所不同,对第13天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海湾扇贝幼虫变态过程中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附视频 [J].
张涛 ;
阙华勇 ;
杨红生 ;
刘石林 ;
何义朝 ;
张福绥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239-244
[2]   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及试养 [J].
张福绥 ;
何义朝 ;
刘祥生 ;
马江虎 ;
李淑英 ;
亓铃欣 .
海洋与湖沼, 1986, (05) :367-374
[3]   COMPETENCE AND DELAY OF METAMORPHOSIS IN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GIGAS [J].
COON, SL ;
FITT, WK ;
BONAR, DB .
MARINE BIOLOGY, 1990, 106 (03) :379-387
[4]  
Using KCI to determine size at competence for larvae of the marine gastropod Crepidula fornicatat(L. ). Pechenik J A, Heyman W 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