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公共地悲剧”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被引:9
作者
陈广汉
张光南
机构
[1]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地悲剧; 产权; 制度; 改革;
D O I
10.13658/j.cnki.sar.2004.05.016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综述黑勒“反公共地悲剧”基本理论、J.M.布坎南的数理分析和寇宗来的“捕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反公共地悲剧造成社会福利直接损失的另外三种情况,针对反公共地悲剧在我国的表现形式,结合我国《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等政策文件,用博弈论等工具分析了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公地的悲剧:国有经济效益滑坡的一种产权诠释 [J].
李红坤 ;
莫建明 ;
唐瑶 .
财经科学, 2003, (S1) :389-390
[2]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J].
张军扩 .
冶金管理, 2003, (09) :37-39+48
[3]   “椅子公园”和“公地悲剧” [J].
毛丹 .
湖南经济, 2003, (06) :61-61
[4]   反公共地悲剧:一个捕鱼模型 [J].
寇宗来 .
世界经济文汇, 2002, (05) :42-52
[5]   从“公地的悲剧”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 [J].
陈安国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08) :128-129
[6]   公共地悲剧与市场结构 [J].
金学群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 (03) :39-42
[7]  
产权经济学新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曹钢著, 2001
[8]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