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吕梁运动讨论
被引:12
作者
:
武铁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武铁山
徐朝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徐朝雷
机构
:
[1]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来源
:
地质论评
|
1982年
/ 03期
关键词
:
吕梁运动;
霍山;
中条运动;
地壳运动;
寒武系;
砂岩;
碎屑岩;
五台山区;
吕梁山区;
汉高山;
盖层;
地层;
角度不整合;
黑茶山群;
D O I
:
10.16509/j.georeview.1982.03.00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吕梁运动”系由李四光1939年提出的“吕梁革命”演变而来的。当时李四光根据德日进,在吕梁山北段静乐县西马坊到岚县间的鸡儿堉附近(图1),所看到的寒武系紫色页岩之下的石英岩(现在一般称为“霍山砂岩”)不整合在变质岩之上。当时地质学者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华北地台基底构造
马杏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马杏垣
吴正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吴正文
谭应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谭应佳
郝春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郝春荣
[J].
地质学报,
1979,
(04)
: 293
-
304
[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纪舜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张之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之孟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1977,
(02)
: 117
-
135
[3]
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岩石K-Ar等时年龄
钟富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钟富道
[J].
地球化学,
1975,
(02)
: 114
-
122
[4]
对于使用已有中国地壳运动名称的意见(草案)
尹赞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尹赞勋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浦庆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浦庆余
[J].
地质论评,
1965,
(S1)
: 5
-
19
[5]
中国北部震旦系和寒武系分界問题
王日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日倫
[J].
地质学报,
1963,
(02)
: 116
-
140+208
[6]
从霍山砂岩的讨论看山西地台的盖层问题
梁玉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玉左
[J].
地质论评,
1960,
(06)
: 262
-
267
[7]
山西省霍山砂岩的对比及其时代
张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煤田地质局队
张嘉琦
[J].
地质论评,
1959,
(11)
: 488
-
491
[8]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问题
孙云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孙云铸
[J].
地质论评,
1959,
(01)
: 28
-
34
[9]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溥
[J].
地质学报,
1954,
(02)
: 169
-
195+216
[10]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80,
←
1
2
→
共 12 条
[1]
华北地台基底构造
马杏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马杏垣
吴正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吴正文
谭应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谭应佳
郝春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
郝春荣
[J].
地质学报,
1979,
(04)
: 293
-
304
[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纪舜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张之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之孟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1977,
(02)
: 117
-
135
[3]
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岩石K-Ar等时年龄
钟富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钟富道
[J].
地球化学,
1975,
(02)
: 114
-
122
[4]
对于使用已有中国地壳运动名称的意见(草案)
尹赞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尹赞勋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浦庆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浦庆余
[J].
地质论评,
1965,
(S1)
: 5
-
19
[5]
中国北部震旦系和寒武系分界問题
王日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日倫
[J].
地质学报,
1963,
(02)
: 116
-
140+208
[6]
从霍山砂岩的讨论看山西地台的盖层问题
梁玉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玉左
[J].
地质论评,
1960,
(06)
: 262
-
267
[7]
山西省霍山砂岩的对比及其时代
张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煤田地质局队
张嘉琦
[J].
地质论评,
1959,
(11)
: 488
-
491
[8]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问题
孙云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孙云铸
[J].
地质论评,
1959,
(01)
: 28
-
34
[9]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溥
[J].
地质学报,
1954,
(02)
: 169
-
195+216
[10]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8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