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陆川猪肉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8
作者
何若钢 [1 ]
张家富 [1 ]
江永强 [2 ]
覃小荣 [1 ]
李万呈 [2 ]
何国青 [2 ]
梁文全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关键词
营养水平; 陆川猪; 肉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8 [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陆川猪肉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其肉品质的影响。选取80头体重接近15 kg的陆川猪阉公猪,试验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能量高蛋白水平组、高能量低蛋白水平组、低能量高蛋白水平组和低能量低蛋白水平组。4个营养水平组均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饲养,即15~30、30~60和60~90 kg三个体重阶段。试猪体重达到30、60、90 kg时,从每个处理中随机选2头进行屠宰。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陆川猪在4个营养水平条件下料重比全期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日增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30~60 kg阶段出现一个峰值,表明陆川猪在30~60 kg生长最快。日粮营养水平的差异对陆川猪的生产性能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②随着体重的增加,陆川猪在四个营养水平条件下屠宰率、胴体长、6~7肋处膘厚、眼肌面积、6~7肋处皮厚均呈上升趋势,骨率呈下降的趋势;瘦肉率在低蛋白水平条件下呈下降的趋势,而在高蛋白水平条件下,先降后升;屠宰率、瘦肉率、脂率、皮率,在4个营养水平间和不同体重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水平对胴体长、6~7肋处膘厚的影响,与30 kg阶段相比,60 kg和90 kg均差异极显著(P<0.01);60 kg与90 kg间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水平对骨率的影响,与90 kg阶段相比,30 kg和60 kg均差异极显著(P<0.01);30 kg与60 kg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随着体重的增加,pH1、pH24、熟肉率和背最长肌水分4个不同营养水平组均无明显变化趋势;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4个不同营养水平组均呈上升趋势。营养水平对肉色、大理石纹评分的影响,与30 kg阶段相比,60 kg和90 kg均差异极显著(P<0.01);60 kg与90 kg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肌内脂肪含量在4个营养水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体重阶段间差异极显著(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