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补阳还五汤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5
作者
闫冬梅
闫小萍
机构
[1] 中日友好医院
[2]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血管壁; 实验研究; 实验性; 肝炎后肝硬化; 血液流变学; 补阳还伍汤; 活血祛瘀剂; 血液动力学; 生物检验; 动物实验; 脂质过氧化物; 大鼠; 小鼠腹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9.5 [验方与单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言蹇等症。本方的临床应用颇广,实验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现就近10年来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状况概述如下。1 抗血栓作用 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内皮状况、血小板功能、血液凝固性、纤溶活性、血液粘滞性、血液流变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李氏等用人脐静脉灌流方法研究了补阳还五汤对血管壁抗血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凝血酶,刺激血管壁释放vW(抗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作用,该因子参与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在止血和抗血栓形成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及血粘度的影响实验研究 [J].
石关桐 ;
李义凯 ;
石印玉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6, (02) :4-7
[2]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卞慧敏 ;
周建英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11) :685-687+704
[3]   活血化瘀经典古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J].
葛争艳,林成仁,周亚伟,王敏,李连达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08) :489-490
[4]   补阳还五汤对肝炎后肝硬化血液流变学及免疫机能作用的观察 [J].
王旭 .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4, (04) :18-20
[5]   补阳还五汤对大白鼠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谭峰 ;
贺石林 ;
虞佩兰 ;
欧正武 ;
李安国 .
中国中医急症, 1993, (05) :223-225+194
[6]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实验研究 [J].
赵翠萍 ;
王健智 ;
孙娟 ;
秦刚喜 ;
许保军 ;
赵然 .
中医正骨, 1993, (02) :6-8+48
[7]   用补阳还五汤对小鼠的耐缺氧及抗疲劳试验 [J].
张华 ;
李灵 ;
楼建国 ;
洪允祥 ;
鲍军 .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93, (02) :64+67-64
[8]   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邓常青 ;
肖苏红 ;
葛金文 ;
季安国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2, (02) :48-50
[9]   加减补阳还五汤的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作用 [J].
段登志 ;
薛朝霞 ;
陈黎明 ;
邹莲芳 ;
龚华学 ;
史玉蓉 .
云南中医杂志, 1992, (01) :23-25
[10]   脑脉安冲剂和消栓口服液对小鼠出凝血时间和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J].
俞仲毅 ;
田明 ;
文斌 ;
刘春风 ;
来杰 .
中医药学报, 1992, (0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