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兼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

被引:13
作者
郑海航
熊小彤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股东至上; 共同治理; 内部人控制; 双重委托代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5.06.014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在对当前几种公司治理理论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践,指出各种治理理论在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的局限性,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只能依据特殊国情,逐步通过制度演进来实现治理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路径依赖——公司治理锁定的成因分析 [J].
邴红艳 .
商业研究 , 2004, (16) :11-15
[3]   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 [J].
曹廷求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5) :47-51
[4]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述评及民营企业的治理观 [J].
胡新文 ;
颜光华 .
财贸研究, 2003, (05) :91-95
[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新分析——兼评国内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J].
冯根福 ;
赵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1) :75-83
[6]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中国与俄罗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实证分析 [J].
田春生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5) :18-25
[7]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15+53
[8]  
公司治理中外比较[M]. 新华出版社 , 胡鞍钢, 2004
[9]  
公司治理教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维安, 2002
[10]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瑞龙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