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口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对类动物群的影响——以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为例

被引:12
作者
刘家润
杨湘宁
施贵军
冯洪真
陈云棠
周建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类动物群; 海平面变化; 茅口期; 贵州盘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6 [各地层古生物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期海平面变化的过程和类动物群的变化规律 ,研究相对海平面变化对类动物群构成及演替的影响。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可引起水深及相关生态条件的改变 ,并对类动物群产生影响。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和速率是造成类动物群面貌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级相对海平面上升末期和下降末期 ,海平面的大幅度抬升或下降是造成类物种丰度下降、新种增加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海平面的持续缓慢上升或下降有利于类物种丰度的增加和新种的出现 ,而海平面快速上升或下降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茅口期晚期最大的一次类物种绝灭高峰可能与这一时期三级海平面上升初期的海平面快速抬升有关。十米级相对海平面变化较为频繁 ,对类背景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导致类动物群物种更替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及其类动物群
    杨湘宁
    施贵军
    刘家润
    周建平
    孙历
    [J]. 地层学杂志, 1999, (03) : 12 - 23+47+83-84
  • [2]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杨湘宁
    周建平
    刘家润
    施贵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 129 - 136
  • [3] 西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覃建雄
    曾允孚
    陈洪德
    田景春
    李余生
    钱奕中
    寿建峰
    沈安江
    [J].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1) : 19 - 35
  • [4] 贵州郎岱打铁关“茅口石灰岩”中(竹蜓)类化石的再研究
    杨振东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5, (04) : 307 - 338+425
  • [5]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M]. 地质出版社 , ()威尔逊(J.L.Wilson)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