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界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生界;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蚀作用; 胶结作用; 储层物性;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界发育大型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其中相对高渗透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强是岩性致密的主要原因,而致密砂岩中的"甜点"均与各种溶蚀作用有关。研究区中生界的成岩系统可分为持续埋藏型、中间开启型和长期浅埋开启型。通过对成岩系统进行研究可知,延长组塑性岩屑含量高,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后期的铁方解石胶结使储层更加致密,有机酸对长8段的溶蚀和大气淡水对长6段的溶蚀是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延安组成岩早期的硅质胶结增加了岩石的抗压强度,保存了部分原生孔隙。与深部流体有关的热液一方面加速了溶蚀作用的进行,但同时也在局部区域发生了沉淀,碳酸盐和硬石膏胶结弱的区域是优质储层发育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112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成因及油气运移特征 [J].
王学军 ;
王志欣 ;
陈杰 ;
曾溅辉 ;
许晓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15-18+112
[2]   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J].
张志强 ;
郑军卫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8) :854-864
[3]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 [J].
卢红霞 ;
陈振林 ;
高振峰 ;
占王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4) :53-55+114
[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油气运移 [J].
王传远 ;
段毅 ;
杜建国 ;
吴宝祥 ;
郑朝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3) :7-10+113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层分布规律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岩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0 (04) :385-388+395
[6]   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6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J].
王卫红 ;
田景春 ;
李君文 ;
陈建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5) :27-30+113
[7]   镇泾区块延长组层序格架内油层分布规律研究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岩 ;
刘鹏坤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49-53+188
[8]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规律分析油田开发调整方向 [J].
李胜利 ;
赵舒 ;
付菊 ;
秦秉操 ;
柳林旺 .
地学前缘, 2008, (01) :85-93
[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周文 ;
邓礼正 ;
李秀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91-496
[10]   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再认识 [J].
卢刚臣 ;
石慧敏 ;
刘轶英 ;
温艳君 ;
李玉海 ;
李廷辉 ;
曹雪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4) :468-475+49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