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微震监测规律研究
被引:57
作者:
张文东
[1
]
马天辉
[1
]
唐春安
[1
]
唐烈先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所
[2]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地质构造;
微震监测;
微震前兆;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02.017
中图分类号:
TV672.1 [];
TV2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期间大量岩爆记录的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出岩爆沿里程分布规律、岩爆围岩破坏方式、隧洞横断面岩爆位置规律、岩爆次数与距掌子面的距离关系、岩爆次数与开挖后暴露时间关系、岩爆烈度与其围岩破坏范围关系等岩爆特征规律。通过对这些规律及岩爆分布与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的研究,总结地质构造和岩爆的相互作用规律。将微震监测技术用于引水隧洞工程施工,进行深埋隧洞的岩爆监测预警,实现对微震活动的全天候连续监测分析,并根据现场对岩爆的微震监测结果,对微震的时空演化与岩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深埋岩体隧洞中,岩爆的时间、空间、强度等分布存在较明显的规律性,并且与地质结构、施工工法、施工扰动等影响因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中地质结构对岩爆的发生起控制作用;岩爆发生之前普遍存在一个孕育过程,并伴随着大量微破裂的产生和微震能量的释放(微震前兆),微震活动对岩爆事件普遍具有时间优先性和空间一致性,可利用其指导安全施工。本文的工程实践验证了微震监测技术用于深埋岩体隧洞岩爆监测预警的可行性,并具有较高准确率,从而为隧洞的岩爆预测和安全施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