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

被引:7
作者
李建强 [1 ]
黄海洋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
[2] 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关键词
三区联动; 科技园区; 大学校区; 公共园区;
D O I
10.19495/j.cnki.1007-5429.2009.03.02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三区联动"是打破园区、校区、城区之间的界限,合理配置区域内各种资源,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了园区主导、校区主导、城区主导三种不同的联动模式,并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对"三区联动"进行深度解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增长极形成机制及增长极与外围区的关系 [J].
安虎森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90-101
[2]  
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J]. 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3]   “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制比较与启示 [J].
蔡秀玲 .
亚太经济, 2004, (06) :61-64
[4]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屠启宇,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