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现实状况、负面效应与政策建议

被引:5
作者
张千友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日工价; 雇工工价; 同工同酬; 目标价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长期存在;农业劳动日工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加之城乡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结果农业劳动日工价与现实市场劳动力工价差距悬殊,加剧了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最后提出按照实际雇工工价调整现行农业劳动日工价核算标准,建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制度等对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领域同工同酬。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建立广东稻谷目标价格政策研究报告 [J].
文武汉 .
中国物价, 2010, (01) :30-37
[2]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同工同酬问题 [J].
李广瑞 .
山东劳动保障, 2009, (08) :18-20
[3]   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J].
湖北省物价局课题组 ;
乔余堂 ;
罗群林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06) :4-6
[5]   浅议农民工“同工同酬”的法律问题 [J].
陈满玉 .
南方农村, 2008, (06) :47-49
[6]  
关于同工同酬的伪问题——生产与福利的关系之二[J]. 俞肖云.中国统计. 2008(01)
[8]   再为“城乡同工同酬”呼吁 [J].
叶青 .
中国统计, 2007, (04) :1-1
[9]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