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鼠体感诱发电位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杨明峰
邱平明
机构:
[1]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泰安
来源:
关键词:
银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流量;
电生理;
一氧化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一氧化氮 (NO)变化及银杏叶制剂 (EGb)的影响。方法 :对假手术对照组、SAH模型组和EGb处理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SEP和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 :SAH模型组大鼠于SAH后rCBF立即降低 ,在 2 4h内无恢复趋势 ,SEP潜伏期于SAH后 1h开始明显延长 ,血清和脑组织NO含量于SAH后 1h开始分别显著减少或明显增加 ,并持续 2 4h。‘EGb处理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较轻。结论 :SEP对SAH后脑缺血损害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血清NO减少、脑组织NO增加分别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及加重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EGb通过逆转SAH后NO的异常改变而减轻脑血管痉挛及其脑缺血性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