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对养殖鲈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140
作者
钱云霞
陈惠群
孙江飞
机构
[1] 宁波大学海洋与水产系
[2] 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宁波
[3] 浙江宁波
关键词
鲈鱼; 饥饿;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 4周 ,每周取样。结果表明 ,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 2周、2周和 4周开始显著下降 ,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饿 1周和 3周显著上升 ;血糖浓度在饥饿第 1周显著下降 ,以后几周则较为恒定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饥饿 1周和 2周时均有上升 ,3周后开始下降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在饥饿 3周开始显著下降 ;Na+ 和Cl 浓度在饥饿 3周显著上升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分别在饥饿 2周和 1周时显著下降。饥饿对K+ 、Ca2 + 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没有影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对饥饿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 ,均以 3次多项式的R2 值为最大 ,其中又以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R2 值最大 ,分别为 0 .92 2和 0 .90 2 ,建议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鲈鱼饥饿评价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饥饿对鳗鲡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J].
陈惠群 ;
杨文鸽 .
水产科学, 2001, (02) :10-11
[2]   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J].
王国良 ;
薛良义 ;
金珊 ;
钱云霞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4) :392-395
[3]   饥饿对南方鲶幼鱼血液的影响 [J].
陈晓耘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67-169+176
[4]   白斑狗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值和血液流变学常值的研究 [J].
刘志强 ;
李新平 ;
杨红建 ;
戴忠 ;
卢江华 ;
魏彬 ;
贝念湘 ;
刘栓 .
动物学报, 1999, (04) :398-403
[5]   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谢小军 ;
邓利 ;
张波 .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2) :181-188
[6]   鱼类饥饿研究现状 [J].
宋昭彬 ;
何学福 .
动物学杂志, 1998, (01) :49-53
[7]   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J].
李明云,赵志东 ;
陈国年,胡安宽,尤伟江,徐君超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7, (04) :66-73
[8]   不同状态下大口鲇血液学研究 [J].
李懋 ;
万松良 ;
黄二春 ;
魏于生 ;
陈里 ;
朱勇夫 ;
余丙基 .
水产科学, 1997, (06) :3-5+7
[9]   鲈生物学及池塘养殖技术 [J].
庄虔增 .
齐鲁渔业, 1996, (02) :8-11
[10]   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J].
米瑞芙 ;
谢宝华 .
淡水渔业, 1984, (04)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