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兼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6
作者
郑小伟
机构
[1] 浙江中医学院!杭州
关键词
脏腑兼病证; 动物模型; 中医基础研究;
D O I
10.16466/j.issn1005-5509.2000.06.003
中图分类号
R223 [中医生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脏腑兼病证动物模型目前主要有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少阴病心肾阳虚水停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等动物模型的研究。这类研究为脏腑兼病学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如在模型方法的设计上应尽可能靠近中医传统病因 ,在症状诊断上要制定符合动物特性的统一的脏腑兼病证诊断标准 ,在客观指标的确定上应根据中医理论选择与脏腑兼病学说相关性更高、特异性更强的实验指标 ,在反证方药的选择上应力求标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 / 8+77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加味真武汤注射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少阴病阳虚水停证兔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J].
龙新生 ;
熊曼琪 ;
朱章志 ;
李南夷 ;
熊文生 ;
何敏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 (03) :136-138+5
[2]   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实验研究——大承气汤对改进动物模型肺脏的影响 [J].
韩国栋 ;
常繁华 ;
冯学瑞 ;
刘迪 ;
朱理璎 ;
汤化琴 ;
郝泗城 ;
孙建华 ;
宇克莉 ;
夏文 ;
徐东琴 ;
张洪慈 .
中医杂志, 1990, (02) :48-50
[3]   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造型初步实验观察附视频 [J].
张永华 ;
姚念宏 ;
王春银 ;
刘培允 ;
李炳绪 .
山东医药, 1982, (0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