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

被引:41
作者
杨巍 [1 ]
罗春元 [1 ]
于春雷 [1 ]
王莉 [1 ]
许丽芳 [2 ]
李一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特诊室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实验性; 自身抗体; T淋巴细胞;
D O I
10.13481/j.1671-587x.2006.03.031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与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ELISA间接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抗体(IAA)的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注射STZ后第4周,尿糖结果Ⅰ组均为(-);Ⅱ组中5只(-),其余均>+;Ⅲ组中2只(-),其余均>;Ⅳ组均>。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和程度均有所差异。Ⅱ组和Ⅲ组的IAA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脾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为功能增强,而胸腺细胞(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则表现为功能降低;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剂量STZ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发生。大剂量STZ(80 mg.kg-1)可诱导小鼠产生2型糖尿病;而小剂量STZ(20和40 mg.kg-1)则诱导产生1型糖尿病,以40 mg.kg-1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的效果为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5+543 +5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中胸腺异位基因表达的研究
    陈继冰
    于春雷
    刘阳
    张医芝
    王莉
    李一
    [J]. 免疫学杂志, 2006, (01) : 37 - 39
  • [2] 1型糖尿病与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基因Foxp3表达的关系
    刘丹
    赵召霞
    于春雷
    王莉
    李一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7) : 45 - 47
  • [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李文君
    李波
    寇长贵
    刘雅文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6) : 991 -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