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群行为”:从概念建构到价值研判——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14
作者
李兰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 群体; 网络集群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征,使得它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器和发酵器,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概念也被学术界大量使用。但这样一个概念是否科学?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集群行为"两个概念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来自官方文本,被赋予了负面色彩。其实"网络集群行为"这一价值中立的概念更适合用来界定各类复杂的线上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 [J].
李婷玉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2) :87-94
[2]   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 [J].
乐国安 ;
薛婷 ;
陈浩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6) :99-104
[4]   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 [J].
方付建 ;
王国华 .
岭南学刊, 2010, (02) :15-19
[5]   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 [J].
李金龙 ;
黄峤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39 (01) :38-41
[6]   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 [J].
于建嵘 .
中国报道, 2010, (01) :50-51
[7]   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 [J].
杨久华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 18 (03) :75-80
[8]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 [J].
杜骏飞 .
国际新闻界, 2009, (07) :76-80
[9]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 [J].
揭萍 ;
熊美保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09) :238-242
[10]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 [J].
郑大兵 ;
封海东 ;
封飞虎 .
信息化建设, 2006, (11)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