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
被引:24
作者
:
杜德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杜德志
李秀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李秀萍
余青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余青兰
付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付忠
王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王瑞生
安风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安风云
王宁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王宁惠
机构
:
[1]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西宁
[3]
西宁
来源
:
西北农业学报
|
2003年
/ 01期
关键词
:
特早熟;
双低;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采用优质早熟甘蓝型品种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门源小油菜进行甘白种间杂交的方法,创造出了一批优质特早熟甘蓝型遗传资源,用这些资源作为亲本转育出了3个优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恢复系,在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的杂种中E144表现最突出,它不仅能在海拔2800~3000m的白菜型产区正常成熟,而且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30μmol/g,产量比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青油241高3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
←
1
→
共 1 条
[1]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