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除氧器暂态特性计算模型

被引:2
作者
朱宝 [1 ]
钱海平 [2 ]
吴猛 [2 ]
陈立强 [3 ]
王崇如 [3 ]
盛德仁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2]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3] 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RB过程; 除氧器; 暂态特性; 计算模型; 汽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21 [火力发电厂、热电站];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机组甩负荷时给水泵有效汽蚀余量下降、给水泵组可能发生汽蚀的问题,在试验基础上,通过对除氧器辅机故障减负荷(RB)暂态过程的理论分析,给出了超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暂态特性和给水泵最大有效汽蚀余量ΔNa,max的计算模型,并对试验数据和试验过程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用模型精度较高;降低除氧器水容积的波动幅度,或者在除氧器布置高度不变时减小下降管长度,均能减小ΔNa,max.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给水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 [J].
郑李坤 ;
薛东发 ;
谢昌均 .
热力发电, 2011, (05) :66-68+72
[2]   直流炉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韩忠旭 ;
潘钢 ;
邱忠昌 ;
马焕军 ;
张伟 ;
黄焕袍 ;
冯健 ;
周传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02) :7-16
[3]   多变量PID型神经元网络控制系统及在除氧器水位解耦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J].
程启明 ;
郑勇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7, (01) :33-37
[4]   除氧器布置优化及暂态计算方法 [J].
王坚 .
电力建设, 2006, (09) :41-44
[5]   超临界参数机组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控制策略 [J].
杨景祺 ;
戈黎红 ;
凌荣生 .
动力工程, 2005, (02) :221-225
[6]   国产300MW机组除氧器暂态过程试验研究 [J].
田丰 ;
徐之昌 ;
刘务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2) :181-186
[7]   除氧器甩负荷过程的动态压力降 [J].
翁荣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2, (04)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