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麦中间型育种模式的探讨——京双14号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婉仪
吴光固
机构
[1] 北京农科院作物所
[2] 北京双桥公社试验站
关键词
亩穗数; 多穗型; 中间型; 丰产性; 产量性状; 冬麦; 冬小麦; 育种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了京双14号稳产600~800斤/亩的原因:抗寒、越冬分蘖存活率高,保证亩穗数较多(30~32万/亩)且稳;冬性一般,穗分化在返青后开始并持续时间不长,形成小穗数中等、勾三小穗较多的穗型,保证其既有较多的穗粒数(30~32粒),又避免不抗寒和晚熟;灌浆快,抗倒(株高85~90厘米),抗病(兼抗条、叶锈和白粉),确保千粒重较高且稳。结果证实并补充作者于1977年初发表的北京冬麦育种中间型模式,在上述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形成较稳定和合理搭配的产量三要素:30~35万穗/亩×30~32粒/穗×40~45克/千粒重。结果表明:在调查分析生态条件、品种状况和育种原始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育种模式以指导品种选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订是育种工作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培育早熟高产冬小麦品种的探讨 [J].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 ;
Shuang-chiao Commune ;
PekingShuang-chiao Basic Group ;
Institute of Crop Cultivation ;
Pek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
遗传学报, 1977, (03)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