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被引:71
作者
郝芳
邹华耀
方勇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湖北武汉,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深层; 不整合面结构; 构造叠加与隐蔽油气藏改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隐蔽油气藏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向复杂条件拓展,深层隐蔽油气藏发育与保存、不整合面结构与隐蔽油气藏分布、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形成和保存机理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和成藏机理研究的难点和前沿。深部存在活跃源岩和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储层是深层隐蔽油气藏成藏的基础。超压环境生烃作用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提高了预测深层源岩生烃潜力的能力,已知的深层高孔隙度储层保存机理可成为预测深部储层孔渗条件的基础。不整合面结构特别是古土壤层的厚度及封闭能力、古土壤层之下半风化岩层的厚度及渗透率是研究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的关键。由于多期构造叠加、多期生烃和多期成藏,叠合盆地很多隐蔽油气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造,形成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研究晚期构造与早期构造的叠加方式是预测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的基础。准噶尔盆地中部,隐蔽油气藏同时具有埋藏深、不整合面结构复杂、多期成藏多期调整改造的特点,是建立复杂隐蔽油气藏成藏与勘探理论的天然实验室。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隐蔽油气藏资源潜力预测方法探讨与初步应用
    庞雄奇
    陈冬霞
    李丕龙
    姜振学
    郝芳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 370 - 376
  • [2]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郝芳
    邹华耀
    倪建华
    曾治平
    王敏芳
    [J]. 地球科学, 2002, (05) : 610 - 615
  • [3]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
    谯汉生
    王明明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497 - 506
  •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陈建平
    查明
    柳广弟
    谷亚青
    张卫海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 75 - 78+129
  • [5] 超压盆地生烃作用动力学与油气成藏机理.[M].郝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 [6]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M].牟书令名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7]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金之钧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8]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物理模拟.[M].曾溅辉;金之钧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