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矿物气溶胶源区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被引:1
作者
刘昌岭
张经
刘素美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
关键词
黄土; 沙土; 煤灰; 矿物气溶胶; 化学组成;
D O I
10.13227/j.hjkx.2002.04.006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不同的矿物气溶胶源区进行采样分析的结果表明 ,源区气溶胶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相差很大 .黄土的颗粒最细 ,91 %的黄土颗粒可以形成矿物气溶胶进行长距离输送 ;沙土较粗 ,只有 1 5 %的沙尘颗粒可以形成矿物气溶胶 ;2个煤灰样品的粒径差异较大 ,抚顺煤灰中 <74μm的颗粒高达 3 9% ,而呼和浩特煤灰只有 7% .不同粒径颗粒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在细颗粒上有较高的富集 .黄土与沙漠土壤的细颗粒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 ,同煤灰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其常量元素与Al的比值 (E/Al)十分接近 ,而且与深海沉积物粘土中的比值(E/Al)一致 ,说明我国西北沙漠区及黄土区的矿物气溶胶可能是西北太平洋海底沉积物的重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