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1
作者:
余昭杰
王洪全
机构:
[1] 湖南省常德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
来源:
关键词:
草间小黑蛛;
食虫沟瘤蛛;
环境因子;
湿度;
优势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icolum)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都有较强的耐寒、耐饥能力和较大的捕食量,在-3—0℃时能存活3天左右,平均耐饥历期大于30天,对稻褐飞虱的平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3头/天和6.1头/天;Holling模型分别为NA(草)=0.9886N0/(1+0.09N0)和NA(食)=1.0234N0/(1+0.101N0),它们的抗药能力相差无几。但它们对湿度要求不同,前者较后者耐干旱。草间小黑蛛耐干历期雌蛛为27.2天,雄蛛为9.7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3.2天,雄蛛为46.2天。食虫沟瘤蛛耐干历期雌蛛为7.7天,雄蛛为4.2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5.4天,雄蛛为49.0天。温度相同湿度不同时它们的竞争能力不同,湿度较小时草间小黑蛛取胜,湿度较大时食虫沟瘤蛛取胜。它们在稻田中成为优势种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稻田生境与周围环境的干湿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