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北京地区PM2.5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48
作者
王嫣然
张学霞
赵静瑶
姜群鸥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关键词
PM2.5; 植被覆盖度; 时空分布; 大气污染; 北京;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京市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北京市PM2.5的研究存在观测点位较少、时间尺度短等缺点。通过统计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PM2.5质量浓度数据的月平均值和季度平均值,结合空间信息,可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北京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2920景北京市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大滤波算法LMF、植被覆盖度VC的计算等方法,对植被指数NDVI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PM2.5质量浓度月均值数据和植被覆盖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比对2013—2014年的北京及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度图和统计北京市植被覆盖变化的面积,旨在说明PM2.5质量浓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从PM2.5质量浓度时间变化特征来看,PM2.5质量浓度月均值呈波浪型分布,而季均值的分析结果显示冬季浓度水平最高,夏季最低,PM2.5质量浓度随季节有规律地变化。(2)从PM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规律来看,东南部最为严重,西北部最轻,污染程度由南向北依次递减。(3)从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发现,PM2.5质量浓度越高的季节区域之间的差异越大,质量浓度越高的区域随时间演变的幅度也越大。(4)得到了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发现二者相关性极高。(5)植被面积增加对PM2.5质量浓度下降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13年北京市PM2.5的时空分布 [J].
王占山 ;
李云婷 ;
陈添 ;
张大伟 ;
孙峰 ;
潘丽波 .
地理学报, 2015, 70 (01) :110-120
[2]  
北京地区冬春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2014, 02
[3]   细颗粒物(PM2.5)与植被关系的研究综述 [J].
赵晨曦 ;
王玉杰 ;
王云琦 ;
张会兰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8) :2203-2210
[4]   天津市春季气溶胶消光特征和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 [J].
韩素芹 ;
张裕芬 ;
李英华 ;
李向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1) :8-12
[5]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陈义珍 ;
赵丹 ;
柴发合 ;
梁桂雄 ;
薛志钢 ;
王贝贝 ;
梁永健 ;
陈瑜 ;
张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67-971
[6]   2000-2008年内蒙古草原MODIS NDVI时空特征变化 [J].
张宏斌 ;
唐华俊 ;
杨桂霞 ;
李刚 ;
陈宝瑞 ;
辛晓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9) :168-175+0+8
[7]   北京地区PM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徐敬 ;
丁国安 ;
颜鹏 ;
王淑凤 ;
孟昭阳 ;
张养梅 ;
刘玉彻 ;
张小玲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645-654
[8]   利用MODIS卫星和激光雷达遥感资料研究香港地区的一次大气气溶胶污染 [J].
李成才 ;
刘启汉 ;
毛节泰 ;
陈爱忠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6) :641-650+781
[9]  
北京冬季PM_(2.5)中元素碳、有机碳的污染特征.[J].于建华;虞统;杨晓光;时建纲;王欣.环境科学研究.2004, 01
[10]   北京地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J].
于建华 ;
虞统 ;
魏强 ;
王欣 ;
时建纲 ;
李海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