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的“权利—价值”逻辑及其实践策略

被引:4
作者
张天勇 [1 ,2 ]
韩雪 [1 ]
机构
[1]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空间正义; “权利—价值”观; 价值导向; 实践策略;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6.05.008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83304 ;
摘要
空间权利化和权利空间化使空间和权利得以联姻,城市化的空间再造和重构使这种联姻更加紧密。正是在这种联姻中,空间是否正义的问题凸现出来;空间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其遵循着经济的"权利—价值"、社会政治的"权利—价值"、文化的"权利—价值"和生态的"权利—价值"四维价值体系。践行空间正义要在这一四维价值体系的引领下进行,要突出有利于"最不利者"的价值导向,要着重提升城市的共享性、包容性和生态性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的构建:问题、观念与模式 [J].
任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4) :5-10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路径 [J].
宋林飞 .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1) :1-5
[3]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战略模式研究 [J].
李红玉 .
学习与探索, 2013, (09) :98-102
[4]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 [J].
姚大志 .
文史哲, 2009, (04) :130-138
[5]   经济体制和道德生活 [J].
陈泽环 .
江西社会科学, 1995, (02) :22-25
[6]  
经济与社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 韦伯 (Weber, 2010
[7]  
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 2005
[8]  
第三空间[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EdwardW.Soja著, 2005
[9]  
后现代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