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带特征、演化及其意义

被引:23
作者
弓小平
马华东
杨兴科
李国填
王庆明
机构
[1] 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3]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吉林长春
[5] 新疆乌鲁木齐
[6] 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东昆仑;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 逆冲推覆构造; 变形序列; 陆内变形;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4.04.008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东昆仑山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形迹、沉积建造、新生代火山活动、地球物理场变化综合研究,以野外第一手资料重建该过程的演化历史,认为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遗留的重要地质证据,卫星遥感图像上显示极为明显,它具有重要的区域构造意义。首先,发育大规模由北向南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新近纪由南向北沿构造带分布着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堑垒"相间式断陷盆地;其次还见有大量中性火山岩浆沿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溢出分布,成因分析表明其来源于陆内俯冲作用;第三,该断裂的走向延伸线上现今还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活动。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作为与柴达木地块南部构造边界断裂彼此平行的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具有左行走滑构造分量,应是青藏高原北缘亚洲大陆向北东逃逸的主要断裂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可可西里雄鹰台中新世橄榄安粗质火山岩的成因 [J].
孟繁聪 ;
杨经绥 ;
史仁灯 ;
吴才来 .
地球化学, 2002, (03) :243-252
[2]   东昆仑东端扎那合惹地区元古宙蛇绿岩 [J].
王秉璋 ;
张森琦 ;
张智勇 ;
王瑾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1) :52-57
[3]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以“格尔木-唐古拉山”地质及地球物理综合剖面为例 [J].
许志琴 ;
姜枚 ;
杨经绥 .
地质学报, 1996, (03) :195-206
[4]  
青藏高原及邻区冈瓦纳相地层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尹集祥著, 1997
[5]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潘桂棠等著, 1997
[6]  
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 .2 肖序常,李延栋等. 地质出版社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