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技术的北京市功能区产流风险分析

被引:21
作者
姚磊 [1 ,2 ]
卫伟 [1 ]
于洋 [1 ]
肖峻 [1 ,2 ]
陈利顶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SCS-CN模型; 城市功能区; Moran's I指数; 产流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8.4 [城市防风防洪];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1404 ;
摘要
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城市区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风险,定量研究城市降雨产流特征,可以为城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五环内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RS技术提取了五环内的土地覆被信息,并结合不同地区用途进行了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SCS-CN水文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并定量识别了北京市五环区域内的产流风险区。结果表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五环内地区不同等级产流风险区分布格局差异明显。高产流风险区占全区的面积由重现期1 a的18.90%增加到重现期100 a的54.74%;由于不透水面比率不同,不同功能区的产流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业用地区产流风险最高,平均产流量为24.76mm(重现期1 a),天然绿地区产流量最低,均值为7.36mm(重现期1 a);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各功能区之间的产流量存在趋同效应;五环内产流风险格局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环状分布特征,高产流风险聚集区大多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和居住区,低产流风险聚集区主要为大型公园和天然绿地,分布在四环与五环之间。城市防涝规划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产流风险聚集区分布以及不同功能区的降雨产流风险特征,分层统筹,科学拟定规划方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生态"优势,多角度解决城市暴雨洪水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北京地区径流曲线数模型中的径流曲线数
    符素华
    王红叶
    王向亮
    袁爱萍
    路柄军
    [J]. 地理研究, 2013, 32 (05) : 797 - 807
  • [2] 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卢亚灵
    颜磊
    许学工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 303 - 308
  • [3] 北京奥运村洪水淹没风险模型研究
    李伟峰
    陈求稳
    毛劲乔
    [J]. 科学通报 , 2009, (03) : 321 - 328
  • [4] 不同下垫面径流系数与雨强及历时关系的实验研究
    武晟
    汪志荣
    张建丰
    解建仓
    汪雅梅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 55 - 59
  • [5]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J]. 生态学报, 2006, (05) : 1444 - 1449
  • [6]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史培军
    袁艺
    陈晋
    [J]. 生态学报, 2001, (07) : 1041 - 1049+1217
  • [7] 地理信息系统
    邬伦
    [J]. 科技术语研究, 1999, (02) : 34 - 35
  • [8] 北京市设计暴雨雨型分析[D]. 牟金磊.兰州交通大学. 2011
  • [9] 城市水文学[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拜存有, 2009
  • [10] Assessing the stability of annual temperatures for different urban functional zones[J] . Ranhao Sun,Yihe Lü,Liding Chen,Liu Yang,Ailian Chen.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