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更替中性状演变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16
作者:
张小燕,宋哲民
机构:
[1] 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农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小麦品种,性状演变,关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推广种植的主要代表性品种及品系为材料,对其分蘖动态、生育期、株高因素、穗部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及冬春性等20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趋势是:冬、春季分蘖变化不大,冬季分蘖趋向略增;春季分蘖趋向略减;成穗数趋向降低。拨节、抽穗和开花期有趋早倾向,而成熟期和总生育天数无明显变化。株高降低极明显(137.7→85.2cm),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降低了38.1%;穗下节间长度呈显著缩短趋势(39.2→27.9cm)。穗长明显增长(7.5→9.3cm);每穗小穗数趋向增多(16.7→18.3个);穗粒数增加较为明显(27.4→31.2个),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增加了13.9%;千粒重徘徊在35→40g之间。产量呈极显著提高趋势(224.0→298.1g/m ̄2),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提高了33.1%;经济系数明显提高11.8个百分点(29.3→41.1%),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提高了40.3%;生物学产量呈下降趋势(1530.0→1460.1g/m ̄2)。播种到生长锥伸长的无数缩短(60.0→55.0d);伸长到二棱末的天数呈极显著缩短(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