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山过去43年大气环境变化:来自冰芯草酸根记录的证据

被引:4
作者
李心清
秦大河
蒋倩
江伟
焦克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室 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室
[4] 甘肃兰州
[5] 贵州贵阳
关键词
草酸; 冰川; 冰芯; 大气污染; 天山;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中、低纬度地区山地冰川有机酸记录的研究是目前国际冰芯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之一。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为一中纬度山地冰川。对其冰芯的草酸根含量的分析显示,其冰芯所记录的过去43 年草酸根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在一个背景值基础上存在着含量的突变峰值。草酸根的背景值含量在1 ng/g左右,在部分冰芯段,其含量甚至低于测试分析的检测限;而大多数草酸根峰值的含量都达到或超过了10 ng/g。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 ±9.2 ng/g ( x±1σ, N=534),其中70%以上由峰值构成。50年代后期是草酸根的一个低值期,平均含量略高于本底值;至60-70年代达到最高值,平均含量为5.0ng/g;80年代草酸根平均含量又下降到接近50 年代后期的水平;至90年代回落到本底值附近。草酸根的主要来源是人类活动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其过去43 年平均含量的变化大致与中国西部工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相一致,是西部区域大气污染变化的一种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Distribution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dicarboxylic acids in the North Pacific aerosol samples.[J].Kimitaka Kawamura;Kouichi Usukura.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3, 3
[2]  
新疆气候.[M].李江风主编;.气象出版社.1991,
[3]  
中国环境年鉴.[M].《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   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的测试分析方法研究 [J].
李心清 ;
秦大河 ;
周会 .
冰川冻土, 2001, (01) :85-91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冰芯中生物有机酸记录及其与南北极地区的差异 [J].
李心清 ;
秦大河 ;
周会 .
科学通报, 2000, (13) :1419-1423
[6]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200年冰芯草酸根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J].
康世昌 ;
秦大河 ;
P.Mayewski ;
任贾文 ;
C.Wake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3) :203-206
[7]   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气候特征分析 [J].
张寅生,康尔泗,刘潮海 .
冰川冻土, 1994, (04) :333-341
[8]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高山区的降水特征 [J].
杨大庆 ;
康尔泗 ;
Felix Blumer .
冰川冻土, 1992, (03) :258-266
[9]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降水观测误差分析及其改正 [J].
杨大庆 ;
姜彤 ;
张寅生 ;
康尔泗 .
冰川冻土, 1988, (04) :384-399+464
[10]   天山乌鲁木齐河谷气候特征 [J].
王德辉 ;
张丕远 .
冰川冻土, 1985, (03) :23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