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目图数据形式对区域崩塌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韩振华 [1 ,2 ]
李淑珍 [3 ]
王学良 [1 ]
张路青 [1 ]
周剑 [1 ]
赵盛 [3 ]
赵婷婷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崩塌; 易发性评价; 崩塌编目图; 崩塌影响因素;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5.06.014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对688处崩塌灾害分别以面数据和点数据的形式获取了两套编目图。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选取岩性、地形、断裂和道路建设作为该区崩塌灾害的主控因素,采用频率比(FR)模型对崩塌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为了对评价结果的预测性进行检验,采用随机分割法,选取了415处崩塌用于频率比模型的计算,剩余的273处崩塌用于评价结果预测性的验证。预测曲线表明,基于崩塌面数据的评价结果比基于点数据的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根据基于面数据的频率比模型评价结果,可以将研究区的崩塌灾害易发性划分为5个等级:较低易发(占全区14%)、低易发(占全区20%)、中等易发(占全区27%)、高易发(占全区22%)和极高易发(占全区17%)。相关工作和结论可以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编目图的编制提供参考,并为怀柔区区域国土利用和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138 / 11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目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J].
许冲 ;
徐锡伟 ;
吴熙彦 ;
戴福初 ;
姚鑫 ;
姚琪 .
工程地质学报, 2013, 21 (01) :25-44
[2]   陕西凤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J].
孟庆华 ;
孙炜锋 ;
王涛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3) :388-396
[3]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29-38
[4]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5]   区域滑坡空间预测方法研究及结果分析 [J].
张桂荣 ;
殷坤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3) :4297-4302
[6]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J].
张春山 ;
张业成 ;
马寅生 .
地质力学学报, 2003, (02) :143-153
[8]   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J].
戴福初 ;
李军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91-96
[9]   Regional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zoning with considering the aggregation of landslide points and the weights of factors [J].
Wang, Xueliang ;
Zhang, Luqing ;
Wang, Sijing ;
Lari, Serena .
LANDSLIDES, 2014, 11 (03) :399-409
[10]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at Golestan Province, Iran: A comparison between frequency ratio, Dempster–Shafer, and weights-of-evidence models[J] . Majid Mohammady,Hamid Reza Pourghasemi,Biswajeet Pradhan.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