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及滇东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评价

被引:3
作者
赵志东
机构
[1] 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
关键词
下古生界; 层系; 生油岩; 烃源岩; 油气资源评价; 滇东地区;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评价在纵向上涉及上震旦统、寒武、奥陶及志留系四个层系计七个评价单元。分析了评价区的石油地质背景,指出在晚古生代晚期浅变质岩基底的基础上,经历了四个构造发育阶段,即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从各构造期表现的构造特征来看,在整个构造发育中,改造大于继承,似以改造为主。这一特征对下古生代油气在地史中的分配和再分配,将有着极为复杂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油气富集和保存的四个因素,即(1)生油岩及油气在地史中的演化过程;(2)储层;(3)盖层及保存条件;(4)圈闭条件。指出:在以下古生界各层系为目的层的勘探中,找气的领域大于找油的领域。 文章运用恢复氯仿沥青“A”法,计算了生油量,并对远景资源作了推算。通过评价指出了有勘探前景的区块。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2]  
石油地质学.[M].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
[3]   黔东麻江古油藏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韩世庆 ;
王守德 ;
胡惟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4) :316-326+407
[4]   碳酸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与油气评价 [J].
傅家谟 ;
刘德汉 .
石油学报, 1982, (01)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