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变化与季节内变化特征

被引:15
作者
胡瑞金
刘秦玉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平面高度; 小波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 [海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 ,对热带太平洋 ( 30°S— 30°N ,1 30°E— 80°W ) 1 992年 1 0月 3日—1 996年 1 0月 9日期间的海平面高度资料从振荡周期、强度和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海平面高度存在明显的年变化、5 8— 1 39天振荡和 2 9— 35天振荡。其中年变化主要存在于 0°— 1 5°N、1 35°E— 95°W ,传播不明显。 5 8- 1 39天振荡主要位于以 2 0°N和 2 0°S为中心的两个副热带区域中 (范围约为 1 6°N— 30°N、1 30°E— 1 5 0°W和 1 7°S— 30°S、1 5 0°E—1 5 0°W) ,它们向西传播 ,传播速度随纬度增高而变慢 ,在 2 0°N传播速度约为 1 0cm/s,波长约为80 0km。 90天左右的振荡具有年变化且与ElNi no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 9— 35天振荡主要存在于中东太平洋以 5°N和 5°S为中心的带状区域中 ,经度范围约为 1 60°W— 1 0 5°W和1 70°W— 1 40°W ,传播不明显。年变化、5 8— 1 39天和 2 9— 35天振荡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约为 :2 0 %— 40 %、1 0 %和 1 %— 2 %。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J].
王东晓 ;
施平 ;
杨昆 ;
齐义泉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101-108
[2]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 [J].
刘秦玉 ;
王启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49-555
[3]   利用T/P卫星测高资料构造中国近海及邻域平均海平面和海面地形 [J].
王海瑛 ;
陆洋 ;
许厚泽 ;
王广运 .
海洋与湖沼, 1999, (04) :403-409
[4]   TOPEX/POSEIDON高度计浅海潮汐混淆的初步分析 [J].
李立 ;
吴日升 ;
李燕初 ;
甘子钧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3) :7-14
[5]   广州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纪忠萍 ;
谷德军 ;
谢炯光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1) :49-56
[6]   El Nino区域SST的空间结构 [J].
林振山 ;
丛峰 ;
邓自旺 .
大气科学, 1997, (03)
[7]   子波变换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胡增 ;
臻石伟 .
大气科学, 1997, (01) :59-73
[8]  
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丁裕国;江志红编著;.气象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