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被引:48
作者
王林海
王晓伟
詹克慧
马东钦
许兰杰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欧氏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130份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潜力,在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下空节,为48.267,其次是叶夹角,为45.35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株高,为8.934。该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变化在2.281~14.242之间,平均值为6.599。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9.200处把供试材料分为10组,各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育种亲本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分析 [J].
詹克慧 ;
王林海 ;
程西永 ;
许海霞 ;
董中东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04) :578-584
[2]   广西春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J].
杨守臻 ;
李初英 ;
陈怀珠 ;
孙祖东 .
广西农业科学, 2005, (01) :71-74
[3]   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J].
王亚娟 ;
张秋芳 ;
任志龙 ;
张宏 ;
王秋英 ;
王长有 ;
吉万全 ;
王雪梅 ;
马润莲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119-122
[4]   河南省优质小麦系谱追溯及遗传改良分析 [J].
王翠玲 ;
张灿军 ;
王书子 ;
高海涛 ;
张学品 ;
段国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2) :80-82
[5]   大豆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研究 [J].
张彩英 ;
张丽娟 ;
段会军 ;
常文锁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1) :34-38
[6]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J].
刘三才 ;
郑殿升 ;
曹永生 ;
宋春华 ;
陈梦英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4) :20-24
[7]   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J].
张学智 ;
魏芝 ;
杨珍 .
作物品种资源, 1998, (04) :15-16+19
[8]   宁夏春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主成份分析 [J].
沈强云 ;
许志斌 ;
张宁文 ;
王承莲 .
宁夏农林科技, 1997, (04) :8-11
[9]  
华北小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曹广才主编, 2001
[10]  
中国小麦遗传资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董玉琛,郑殿升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