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积水状况对芦苇形态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李冬林 [1 ]
张纪林 [2 ]
潘伟明 [2 ]
朱轶群 [2 ]
机构
[1]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京杭运河两淮段整治建设办公室
关键词
芦苇; 土壤水分; 形态结构;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8 [植物的水土适应、习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地表积水对芦苇形态结构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积水深度对芦苇个体茎粗度、节间长度、节数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地表积水深度的增加芦苇平均茎粗度变大,节间变长,节数减少。(2)在不同积水状况下,芦苇地下茎形态变化明显,3种积水类型平均茎粗度排序为常年干旱>季节性积水>长期积水。季节性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的节间长度较长,节数最多;常年干旱次之,但节数少;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细、节间短、节数多。(3)土壤积水类型,芦苇地下茎与须根的比例差异很大。常年干旱苇田芦苇地下茎占地下部分总生物量的91.84%;季节性积水苇田芦苇地下茎占总量的54.95%;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占总量的45.13%。(4)地表积水状况对芦苇个体生长有很大影响。表现为常年干旱苇田的芦苇个体粗大,密度过稀。季节性积水苇田的芦苇生物量最高,但密度较低。而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粗度小,但密度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下水位深度对芦苇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附视频 [J].
刘玉 ;
王国祥 ;
潘国权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91-95
[2]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J].
崔保山 ;
赵欣胜 ;
杨志峰 ;
唐娜 ;
谭学界 .
生态学报, 2006, (05) :1533-1541
[3]   乌梁素海野生芦苇群落生物量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段晓男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郭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2) :246-251
[4]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对干旱和盐渍胁迫的响应调节 [J].
朱学艺 ;
王锁民 ;
张承烈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4) :371-376
[5]   芦苇抗镉污染机理研究 [J].
江行玉 ;
王长海 ;
赵可夫 .
生态学报, 2003, (05) :856-862
[6]   松嫩平原不同生境芦苇种群分株的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分析 [J].
杨允菲 ;
李建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30-34
[7]   黄河下游湿地芦苇形态变异研究 [J].
张淑萍 ;
王仁卿 ;
张治国 ;
郭卫华 ;
刘建 ;
宋百敏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78-85
[8]   水位梯度对湿地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王海洋 ;
陈家宽 ;
周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3) :78-83
[9]   Phragmites australis expansion in Delaware Bay salt marshes [J].
Philipp, KR ;
Field, RT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5, 25 (03) :275-291
[10]   Response of mid-water common reed stands to water level variations and winter conditions in Lake Poygan, Wisconsin, USA [J].
Bodensteiner, LR ;
Gabriel, AO .
AQUATIC BOTANY, 2003, 76 (01) :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