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安全治理的网络技术之维

被引:17
作者
刘远亮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政治安全; 网络技术; 政治安全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 [公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 ; 1402 ;
摘要
网络政治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在网络社会的特殊呈现形态,所反映的是网络技术变革与政治体系间一种深度交融和互动的关系,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推进网络政治安全治理必须将网络技术作为重要变量加以考察。在网络政治安全治理中重视网络技术因素,是网络政治安全本身鲜明的技术特性使然,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网络政治安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增强政治体系对网络技术变革适应性的现实需要。以网络技术为切入路径促进网络政治安全治理,进而有效应对因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而引发的政治安全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正确的网络技术观念,以积极的网络技术运用促进网络政治安全,以优良的网络技术治理消除网络政治安全隐患,以持续的网络技术创新夯实网络政治安全的技术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研究 [J].
李昊青 .
现代情报, 2018, 38 (10) :43-50
[3]   网络政治安全内涵探析 [J].
刘远亮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 (06) :142-148
[4]   技术赋权、创造性破坏与以人为本——新媒体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 [J].
王山 ;
奉公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1) :63-67+93
[5]   网络政治安全问题研究 [J].
刘永红 .
兵团党校学报, 2015, (05) :22-26
[6]   系统理论视角下政治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J].
胡象明 ;
罗立 .
探索, 2015, (04) :81-85+106+2
[7]   恐惧、技术恐惧与官员网络恐惧 [J].
曹峰旗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7 (04) :59-65
[8]   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 [J].
许开轶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7) :128-136+159
[9]   美国“颜色革命”战略及其应对思路探讨 [J].
马钟成 .
探索, 2015, (01) :165-173
[10]   互联网技术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传播——对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批判与反思 [J].
程同顺 ;
张文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6)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