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内在逻辑与政策响应

被引:15
作者
陈文盛
范水生
郑金贵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系统构架; 内在逻辑; 发展模式; 政策建议;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6.03.035
中图分类号
F323.4 [集约耕种、多种经营、综合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休闲农业是具有较强吸收性、包容性、协同性的产业体系。以"五生"内涵框架为出发点,从产业哲学的角度对休闲农业产业的主客体、载体、本质、构成要素、运作机理、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思考。研究表明,休闲农业的"五生"有机融合为一体,产业主体、客体、载体之间,通过作用与反馈路径相互影响,互为支撑,而由此衍生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理论,提出了休闲农业产业主体参与发展有裂变、嫁接和协同三种主要方式。最后,针对休闲农业产业整体性发展提出完善土地使用制度、营造优惠政策环境、创新政策体制机制、运用互联网+思维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产业链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及发展策略 [J].
喻江平 .
农业经济, 2013, (07) :18-19
[2]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 [J].
张广海 ;
包乌兰托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0) :30-37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 [J].
林学军 .
中国软科学, 2012, (02) :26-34
[4]   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 [J].
范水生 ;
朱朝枝 .
东南学术, 2011, (02) :72-78
[5]   休闲农业理论研究评述及展望 [J].
黄志红 .
经济学动态, 2009, (09) :89-92
[6]   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研究 [J].
弓志刚 ;
原梅生 .
财贸经济, 2009, (01) :114-117
[7]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郭焕成 ;
吕明伟 .
经济地理, 2008, (04) :640-645
[8]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探索——基于北京等都市地区先行案例的思考 [J].
张强 ;
魏福芹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05) :50-54
[9]   产业哲学研究述评 [J].
曾国屏 ;
高亮华 .
哲学动态, 2006, (07) :18-23
[10]   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选择及农户增收效益比较 [J].
舒伯阳 ;
朱信凯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7)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