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证:法律论证程序伦理的灵魂助产术苏格拉底“反证法”的意义

被引:4
作者
温晓莉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反证; 法律论证; 程序伦理; 灵魂助产术; 苏格拉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本文通过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凡一正题必有一反题"的改造,论述了苏格拉底以"对话"论证中的"反证"为题,揭示了其在法律论辩中的意义。论文首先提出了"反证法"蕴含的程序伦理(求真)的意义和实体意义(求善);其次分析了反证法中的形式逻辑(正)、辩证法认识论(反)和存在论(合)三个层面的结构;运用古希腊逻辑学、黑格尔辩证法和康德图景论及海德格尔历史建构论的学术成果,以一则中国刑法疑难案件的分析,来说明和展现"反证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犯罪构成中的"真"与犯罪三性中的"善"的对立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民企“原罪”:法律问题还是政治问题[J]. 秋风. 新闻周刊. 2004(05)
[2]  
纯粹理性批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4
[3]  
柏拉图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古希腊)柏拉图(Platon)著], 2003
[4]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5]  
柏拉图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古希腊)柏拉图著, 2002
[6]  
法律论证理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著, 2002
[7]  
历史深处的忧虑[M]. 三联书店 , 林达著, 1997
[8]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 , [德]海德格尔(Heiderger, 1987
[9]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 人民出版社 , 叶秀山著, 1986
[10]  
哲学史讲演录[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G·W·F·Hegel),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