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大鼠甘草甜素药物动力学特征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6
作者
封吉化
任平
肖青林
章银怀
黄宁庆
机构
[1]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内科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
[3]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内科 西宁
[4] 西安
[5] 西宁
关键词
脾虚证; 动物模型; 药物动力学; 甘草甜素; 胃肠运动;
D O I
10.14010/j.cnki.wjyx.2003.06.002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虚证大鼠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的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及其在胃肠机械运动方面的机制。方法 利血平作用于大鼠14 d,制成实验性脾虚证模型,用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汤反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GL的血药浓度;用高灵敏传感器记录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脾虚模型组血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血药最高峰浓度(Cmax);半吸收期(T1/2ka)消除速度常数(β)均减小,转运速度常数(K12)增大(P<0.01);(2)脾虚模型组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均减弱(P<0.01);(3)经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大鼠胃肠运动和GL的PK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经六味地黄汤治疗组的大鼠各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较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脾虚大鼠对经口服GL后的吸收、分布、转运和消除均存在异常;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GL的有效吸收低;胃肠运动功能减弱,可能是脾虚GL的有效吸收降低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脾”与药动学的关系:理论和实验依据[J]. 任平,黄熙.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12)
[2]   试论“脾主药动学”的科学依据与意义 [J].
任平 ;
李月彩 ;
黄熙 .
中国医药学报, 1999, (05) :23-24
[3]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动素及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J].
任平,黄熙,蒋永培,文爱东,宋国增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1) :45-47
[4]   加强脾虚证本质的研究 [J].
张万岱 .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6, (01) :3-5
[5]  
中医治疗慢性胃肠病的研究进展[J]. 危北海.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4(02)
[6]  
现代实用临床药理学[M]. 华夏出版社 , 徐叔云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