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夜间温度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单株产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荣铣
方志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夜间温度; 光合作用; 叶源量; 单株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不同夜间温度连续处理抽穗开花后的小麦植株,对旗叶的光合作用和单株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能明显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从而增加叶片的叶源量,提高产量。经计算缓降期延长一天,可使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分别提高2.0-2.5%和1.5-2.0%。夜间高温处理植株效果相反。试验进一步研究并征明了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与叶片的叶肉导度、可溶性蛋白和RuBP羧化酶含量以及RuBP羧化酶比活性具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10 / 7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