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1978~2006年的财政支农数据,选择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作为农业产出的度量指标,在传统的单方程OLS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邹至庄虚拟变量,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进行了分阶段实证考察。结论表明,1978~1993年,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以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显著为正,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相关农业经济指标的弹性却显著为负。但上述效应在1994年以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的对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有了大幅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GDP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有了显著上升,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GDP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明显下降。农村救济费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一直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为此,今后各级政府在保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