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被引:9
作者
王芳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 逆城市化; 结构偏差;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0.04.056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最早研究城市化的是城市区位理论,然后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以及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等。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又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具复杂性。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演进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社会风险的趋势与化解 [J].
陈君武 .
求索, 2009, (11) :73-74+191
[2]   城市化演进中的中国城市用地制度创新研究 [J].
王新哲 .
理论探讨, 2009, (06) :86-89
[3]   城市联盟系统的协调动力模型研究 [J].
靳景玉 .
求索 , 2008, (11) :1-3
[4]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分析 [J].
袁海 ;
周哓唯 .
统计与决策, 2008, (20) :122-124
[5]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 [J].
赵新平 ;
周一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132-138
[6]  
中国统计年鉴[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7]  
城市经济学[M]. - 商务印书馆 , (英)巴顿(K.J.Buton)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