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案件中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

被引:25
作者
王立新
黄剑
廖宏娟
机构
[1]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
关键词
破坏环境资源; 恢复原状; 侵权责任方式; 生态修复;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5.09.004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破坏环境资源侵权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和恢复原状。恢复原状虽然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方式,但在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中,由于在原状及恢复标准的认定上存在困难,而且法院对是否能够恢复原状的判断上存在困惑,因此,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较为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成为摆设。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于重建被损害的环境,对于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克服赔偿损失的功能缺陷及贯彻"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恢复原状责任方式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分析恢复原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恢复原状责任方式的适用进行了探索,以期丰富和拓展环境司法保护方式,体现环境资源的生态修复司法理念,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环境污染侵权与恢复原状的调适 [J].
胡卫 .
理论界, 2014, (12) :111-120
[2]   环境污染侵权救济的制度完善 [J].
陈美治 .
人民司法, 2014, (17) :38-43
[3]   如何处理土壤污染损害赔偿案——华宇电源制造有限公司被诉环境污染侵权案件解析 [J].
汪榆淼 ;
林燕梅 .
环境保护, 2013, 41 (10) :54-56
[4]   侵权责任法视野中的生态损害 [J].
李承亮 .
现代法学, 2010, 32 (01) :63-73
[5]  
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重构.[A].杨留强;王彦昕;杨莹;.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与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生态修复.[M].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8]  
环境法学教程.[M].王灿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9]  
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之实现路径.[N].奚晓明;.人民法院报.2014,
[10]  
江苏: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N].张宽明;高栋明;杨柯栊;钱新才;.人民法院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