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实证案例与内在机理

被引:26
作者
文宏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关键词
网络反腐; 特征; 内在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1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反腐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治理的新课题。基于对2008年至2012年的60例网络反腐事件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反腐在官员级别、网络媒介、腐败类型、官民互动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特征。以信息源、主观动机、互动过程为维度,可将网络反腐事件区分为曝光型和实名举报型两大类,依据案例可得出后者逐渐增多的趋势。以网络反腐现象的现状为基础,可以在制度体系、现实需求、网络环境、政府行为模式和行政文化五个方面,对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对网络反腐现象的深度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论网络反腐的类型、效度及优化——以温州论坛的反腐实践为例 [J].
刘力锐 .
行政管理改革, 2011, (12) :64-68
[3]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J].
熊光清 .
社会科学研究, 2011, (05) :53-58
[4]   建党90年来反腐倡廉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J].
吴高庆 ;
刘莉 .
廉政文化研究, 2011, 2 (02) :34-41
[5]   群众举报腐败行为工作机制探究 [J].
乔德福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8-32
[6]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J].
于建嵘 .
中国改革, 2005, (02) :26-28
[7]   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上篇) [J].
何增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1) :19-29+18
[8]   国际组织对各国腐败状况的评价体系概述 [J].
胡鞍钢 ;
过勇 .
政治学研究, 2001, (04) :89-91
[9]  
论我国反腐败机构的完善[D]. 周晓东.苏州大学. 2009
[10]   The internet as an indicator of corruption awareness [J].
Goel, Rajeev K. ;
Nelson, Michael A. ;
Naretta, Michael A. .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2, 28 (01) :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