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原围栏封育后地上生物量干鲜比值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早霞 [1 ]
宝音陶格涛 [1 ]
王建英 [2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关键词
干鲜比值; 围栏封育; 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对处于退化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羊草草原群落,通过样方法获得其地上部分干、鲜生物量,研究羊草草原的围封动态并对围栏封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羊草群落干鲜比值呈现在波动中略有上升的趋势,波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降水量的变化;二是演替不同阶段物种组成的差异。各主要科的干鲜比值以禾本科最高,其次为菊科和豆科,各主要科干鲜比值的排序可以解释群落干鲜比值的变化趋势。各物种干鲜比值的变幅较大(锦鸡儿最高,瓦松最低,变幅为0.45),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羊草、冰草和冷蒿。计算物种的相对干重可以确定草原恢复过程中的最佳放牧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退化羊草草原围栏封育多样性动态研究 [J].
宝音陶格涛 ;
刘海松 ;
图雅 ;
梁燕 .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 (05) :37-41
[2]   影响牧草含水量测定以及牧草干鲜比的主要因素 [J].
来强 ;
李青丰 ;
莫日根敖其尔 ;
师桂花 ;
吴雪宾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4) :73-77
[3]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多样性动态研究 [J].
宝音陶格涛 ;
王静 .
中国沙漠, 2006, (02) :232-237
[4]   退化草原封育改良过程中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J].
宝音陶格涛 ;
陈敏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90-94
[5]   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恢复演替动态的研究 [J].
宝音陶格涛,陈敏,柳景辉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03-110
[6]   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割草地干、鲜地上生物量研究I不同时期刈割群落与种群干、鲜地上生物量的比值 [J].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6) :723-729
[7]   退化草原围封恢复过程中草场质量动态的研究 [J].
李政海,王炜,刘钟龄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334-338
[8]   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割草场合理割草制度的研究 [J].
仲延凯 ;
包清海 ;
孙维 .
生态学报, 1991, (03) :242-249
[9]   内蒙古羊草+大针茅草原植被生产力的研究Ⅰ、群落总生产量的分析 [J].
刘钟龄 ;
李忠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7, (Z1) :13-33
[10]  
不同改良措施下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群落恢复演替规律研究[D]. 宝音陶格涛.内蒙古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