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和肝损害模型ASGP受体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荣军
万卫星
陶永辉
王铁生
肖志坚
蔡刚明
张莲芬
金坚
王博诚
机构
[1]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无锡
[2]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受体,肝细胞去唾液酸糖蛋白; 新半糖人血清白蛋白; 肝脏; 放射性核素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1 [免疫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GPR)功能的体内外分析来区别正常肼脏与慢性肝脏损害。方法 采用吸入CCl4 法建立慢性肝损害大鼠模型 ,用流式细胞仪 (FCM)技术异硫氰酸荧光素 新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 (FITC NGA)进行体外受体分析。SnCl2 还原法制备99Tcm NGA ,进行小鼠体内分布和正常及慢性肝损害模型大鼠ASGP受体显像研究。结果 FITC NGA结合的荧光道数值随肝损害程度的增加而降低。99Tcm NGA能迅速被肝脏摄取 ,其它脏器摄取均较低 ,肠道放射性随时间增加而增加。99Tcm NGA受体动态显像结果表明正常大鼠血本底清除快 ,注射 5min后肝脏显影清晰 ,而肝损害模型大鼠血本底清除较慢 ,注射 5min后 ,心、肺影仍存在 ,肝脏轮廓不清晰。简单动态分析显示 ,正常及肝损害模型大鼠心脏及肝脏的时间 放射性曲线差别较明显。“清除指数”HH15分别为 0 6 75± 0 10 6和 0 6 96± 0 10 3:“受体指数”LHL15分别为 0 980± 0 0 10和 0 949±0 0 2 5。结论 体外FCM分析可从细胞水平反映正常及损伤肝细胞ASGPR数量的变化。99Tcm NGA肝受体动态显像可反映肝细胞受体功能 ,而LHL15可较好反映肝细胞受体数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肝ASGP受体功能显像剂的制备及显像研究 [J].
张荣军 ;
梁高林 ;
万卫星 ;
蔡刚明 ;
叶万忠 ;
陶永辉 ;
张莲芬 ;
谭成 ;
金坚 .
核技术, 2000, (11) :780-785
[2]  
现代医学实验方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汪谦主编, 1997
[3]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新技术及应用[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倪灿荣主编, 1993
[4]  
Recepatic index via hepatic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imaging: correlation with chronic hepatocellular damage. Kuodo M, Todo A, Ikekudo K, et 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