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者的信息瞒报与合谋现象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解释与实践验证

被引:35
作者
全世文 [1 ]
曾寅初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机制; 激励相容; 委托代理理论;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02.019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30103 ;
摘要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委托监管者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汇报食品安全信息的模型,指出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结果考核制"和"检测权与处罚权合一"两种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激励扭曲,会导致监管者不作为、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甚至与生产者合谋。本文进一步结合食品安全实践中监管责任的典型案例,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者激励失灵的原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J].
全世文 ;
曾寅初 ;
朱勇 .
经济管理, 2015, 37 (04) :159-167
[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下供应链质量协同特征与制度需求 [J].
谢康 ;
赖金天 ;
肖静华 .
管理评论, 2015, 27 (02) :158-167
[3]   分头监管还是合并监管:食品安全中的组织经济学 [J].
李军林 ;
姚东旻 ;
李三希 ;
王麒植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165-192
[4]   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 [J].
陈思 ;
罗云波 ;
江树人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7 (03) :168-175
[5]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分析 [J].
肖兴志 ;
胡艳芳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1) :35-39
[6]   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监管制度设计 [J].
岳中刚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6, (03) :36-39
[7]  
河南“瘦肉精”事件审判:监管者问责应该怎么问?[N]. 马纪朝.第一财经日报. 2011 (A06)
[8]  
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周应恒等, 2008
[9]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著, 2004
[10]  
Policy and regulatory desig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echanism design and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 . Eduardo Araral.Policy Sciences . 2014 (3)